多項數字技術首度現身,北京冬奧會顛覆傳統

來源:中國電子報 電子信息產業網

“最后一個直線,沖刺!高亭宇加油,中國隊好樣的!”在2月12日結束的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決賽中,中國選手高亭宇以34秒32的成績創造了新的奧運會紀錄,為中國代表團拿下第四枚金牌。蹬冰、起跑、揮臂、彎道滑行、直道沖刺……高亭宇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奪金的每一個精彩時刻,都被4K/8K 360度云轉播技術瞬時捕捉,以多重角度清晰呈現給全球的觀眾。

北京冬奧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萬眾矚目的不僅有精彩絕倫的開幕式和電光石火、流星追月的競技瞬間?!鞍倜准?、分鐘級”精準氣象預報、云轉播,5G智慧場館和智慧服務同樣令人驚艷,而它們背后的數字技術則彰顯出中國“高精尖”科技的溫度和東道主細致入微的人文關懷。

AI助力運動員“完美”比賽 

2月13日一早,北京周邊地區飄起大雪,我國選手谷愛凌原定當日參加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由于天氣原因推遲于2月14日上午進行。

對天氣的精準預報是冬奧會成功舉辦的要素之一,北京冬奧會延慶、張家口賽區位于山區,海拔高、溫差大,太陽多曬一會兒,或一朵云飄過來,都會改變風力和風向,對運動員的比賽成績造成巨大影響。面對這種復雜的氣象考驗,既有的現代數值天氣預報模型和傳統技術方法存在較大誤差,難以滿足賽事保障需求。

北京冬奧會期間,我國氣象部門首次在中緯度山區實現“超精細復雜山地三維、秒級、多要素”冬奧氣象綜合立體探測。這也是AI技術首次用于冬奧會氣象服務保障。

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項目(氣象)負責人、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副院長陳明軒介紹,高精度數值天氣預報模型、多源氣象數據快速集成融合模型、AI氣象預報模型等關鍵技術方法構建了冬奧氣象“分鐘級”“百米級”預報技術體系。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對海量預報數據和氣象觀測數據進行“再解讀”,實現客觀氣象預報的“再訂正”,進一步提升了冬奧氣象預報的精準度。

2月10日,一名運動員在高山滑雪男子全能速降比賽中不慎摔倒在賽道上,隨后這位運動員跌倒的畫面立刻出現在高山滑雪醫生手中的檢測儀上,醫生迅速出站并及時對傷員進行檢查和處理。同時,該畫面也自動上傳到中國聯通平安城市聯動v智慧平臺上。

“無論在哪里摔倒都有信號?!敝袊撏ū本┓止径瑠W會辦公室主任張嘉告訴記者,中國聯通針對賽區天氣瞬息萬變、傷者搜救困難這一痛點,特別設計了5G單兵終端及定制化急救地圖,為快速發現、快速救治贏得寶貴時間。

刀刃劃過冰面,騰空旋轉,像陀螺一樣高速旋轉,遠動員足尖點冰落地。近幾天,“阿克塞爾四周”“后內點冰三周” 這樣的驚險跳躍動作,不斷在北京首都體育館上演。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裁判,有時可能也難以辨別動作的完整性和規范度。

今年1月,中國花樣滑冰協會與中關村數智人工智能產業聯盟聯合發布了自研出花樣滑冰AI輔助評分系統1.0。這套系統采用計算機視覺技術算法與深度學習方法,可以對運動員的整體運動軌跡進行實時追蹤,根據專業評分標準,對視頻數據的人體骨骼、形體動作進行捕捉識別,實現穩定性可視化的比賽評判。

“這套系統更多的功能是為技術組評分做輔助?!敝嘘P村數智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秘書長賈昊告訴記者,花樣滑冰輔助評分系統采用云計算架構,分為基礎設施層、應用平臺層、支撐平臺層、應用終端等,涉及人體姿態估計、目標跟蹤算法、ReID算法、視頻動作識別等技術。由于目前還沒有大量的花樣滑冰數據集可供AI學習使用,中關村數智人工智能產業聯盟與數動達觀科研團隊在進行1.0版本開發時,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了幾百條視頻,進行了成千上萬條的數據標注。

中國花樣滑冰協會主席申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希望利用這套系統更精準地幫助教練員以及裁判人員,也希望通過每一次系統升級展現給整個轉播團隊以及所有的觀眾更清晰的花樣滑冰。

5G、云為冬奧組織管理打造“智慧中樞” 

本屆冬奧會有來自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名運動員共同角逐冬奧史上單屆最多的109枚金牌,加之教練、工作人員、媒體體記者和觀眾,有數萬之眾。各類繁雜的數據信息,疊加新冠肺炎疫情閉環防控,挑戰前所未有。截至目前,北京冬奧會的各場賽事平穩運行、各項工作井井有條,ICT廠商搭建的“智慧大腦”和“數據中樞”功不可沒。

中國聯通作為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唯一官方通信服務合作伙伴,實現了北京冬奧會5G信號全方位、無死角覆蓋、連接起河北張家口兩地三賽區87個場館,讓北京冬奧會成為首次實現5G規模商用的奧運會。

據了解,中國聯通為北京冬奧會5G網絡配備了200M帶寬,個別室內場館按照300M帶寬進行部署,重要場館5G下行速率峰值可以達到1.5Gbps,上行速率峰值達到600Mbps。為確?,F場觀眾、媒體直(轉)播的高并發網絡業務,中國聯通還應用了以切片技術、5G載波聚合、大規模天線技術、超級上行等為代表的新技術。

走進有“北京冬奧大腦”之稱的中國聯通通信技術運行指揮中心(TTOC),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面巨大顯示屏,每日各相關方數據,事件信息數據,各競賽、非競賽場館的實時氣象數據清晰明了匯集于此,為智慧辦賽提供全面、完整、準確的信息來源。

據中國聯通工作人員介紹,該指揮中心由冬奧通信綜合監控系統、綜合故障調度系統及網絡數字運營平臺等構成,除了實時監控、統一調度外,還在指揮中心和各個比賽場館的通信設備上都配有一個二維碼,相當于不同設備的“身份證”,通過手機“掃一掃”功能就可以得到設備信息和具體位置。當某一個設備出現故障時,技術人員可以精準定位和“上門維修”。

事實上,北京冬奧會不僅實現了5G信號的全面覆蓋,還把賽事成績、賽事轉播、信息發布、運動員抵離、醫療、食宿、交通等30多個大型系統全部搬到了云上。云平臺不僅管理了所有的運動員的信息,觀眾還可以第一時間獲得冬奧會的比賽信息,包括運動員此次冬奧會的比賽成績,以及過往的比賽成績。據北京冬奧組委會技術部部長喻紅介紹,這是奧運史上首次由云計算替代傳統IT,承載奧運的組織和運營。

“奧運會核心系統百分之百上云對阿里云提出了一個非常高的技術標準,不允許有任何的差錯?!背袚敬魏诵男畔⑾到y上云任務的廠商阿里云奧運項目負責人張大志告訴記者,基于阿里云的數據中心和阿里云的產品,再加上阿里云的專業服務,新系統上云后變得更加的敏捷。阿里云的平臺具備應對大規模計算挑戰的能力,包括高可用性、急速彈性和及時性能,能夠確保冬奧會核心系統7×24小時不間斷運營。

上云也是綠色冬奧的重要舉措之一。據張大志介紹,相比傳統機房,冬奧云數據中心采用了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并采取AI技術,使數據中心能耗比傳統數據中心低70%,PoE(以太網供電)能耗比達1.09。核算下來,北京冬奧數據中心每年可節約8萬噸煤,相當于每年種了400多萬棵樹。

上云讓轉播更輕松、觀賽更暢快 

自由式滑雪的跳躍轉體、花樣滑冰的美妙舞姿……與夏季奧運會相比,很多冰雪項目還多了一絲對優雅的眷顧??删释钥v即逝,要想捕捉到運動員最優美的瞬間,需要同時捕捉上百臺相機的高清信號,同時做渲染計算,最終組成觀眾所看到的全景動態畫面。

日前,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CEO伊阿尼斯·??怂_科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北京冬奧會賽事時長約1000小時,轉播內容總生產量將達6000小時,首次全程以4K超高清格式轉播,部分重要賽事還將以8K格式轉播。

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與阿里云合作開發的奧運轉播云OBS Cloud,于2021年東京奧運會首次投入使用,并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進行了重大升級,實現了高清電視直播和網絡渠道直播同時在云上轉播。

與傳統傳統轉播要求電視臺提前運輸衛星轉播車、現場搭建網絡專線等不同的是,云上轉播讓全球電視臺在云端就能接收到直播信號,并提供播放器、短視頻處理平臺等功能,方便媒體進行遠程直播、精彩回放、制作特效視頻和內容集錦。

“本次冬奧會轉播時長比上一屆平昌冬奧會提升了50%。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數據顯示,應用了云轉播技術之后,所有轉播商的工作人數反而減少了40%,整個網絡的延遲也下降了30%?!睆埓笾靖嬖V記者。

云上轉播還帶來了更豐富的觀看體驗,提供了類似360度環拍技術和“子彈時間”等高自由視角觀賽特效?!白訌棔r間”原本是一種電影特效,源自電影《黑客帝國》,子彈即將射中主人公時,畫面切換成慢鏡頭,圍繞子彈旋轉360度,為觀眾開啟了特殊視角。

2月8日,谷愛凌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逆轉奪冠的最后一跳,采用了此前從未使用過的“1620動作”。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運用360度環拍技術,以超炫酷的“子彈時間”特效,將這一高光時刻永久定格。

記者從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這次運用的360度環拍技術克服了傳統技術對于固定場地、提前部署設備的難點,創新性的引入了內容分析、人物識別跟蹤、3D數字重建、剪輯合成渲染等“智做”技術,并借助云高并發、低延時特性,將這些“電影特效式”畫面,帶進冬奧賽事轉播中。

人人做人人模人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