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25年將基本建成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

來源:電子信息產業網 中國電子報

1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有關情況。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鵬、網絡安全管理局副局長杜廣達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建設高速泛在的網絡基礎設施 

記者當前5G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加速推進,但整體規模還不夠大。接下來,工信部將如何進一步推動擴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謝存《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部署,要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型基礎設施的核心,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和基石,也是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部扎實推進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先后印發《“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文件,促進5G網絡建設和應用高質量發展。各地政府從站址規劃、資源開放、用電優惠等方面給予5G大力支持,發展環境不斷優化,5G發展取得世界領先的顯著成就。

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過115萬個,占全球70%以上,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獨立組網網絡,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7%的縣城城區和40%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5G終端用戶達到4.5億戶,占全球80%以上。行業應用快速擴張,組織開展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和全國5G行業應用規?;l展現場會等活動,全國5G應用創新案例超過1萬個,涵蓋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行業。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全面部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包括5G、千兆光纖網絡、IPv6、移動物聯網、衛星通信網絡等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區塊鏈基礎設施等數據和算力設施,以及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融合基礎設施。

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聯、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體系,為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具體來說,一是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力爭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在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基礎上,“十四五”時期力爭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力爭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26個,實現城市和鄉鎮全面覆蓋、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其中行政村5G通達率預計達到80%。持續擴大千兆光纖網絡覆蓋范圍,推進城市及重點鄉鎮10G-PON設備規模部署,10G-PON及以上端口數力爭達1200萬個。加快應用、終端IPv6升級改造,實現IPv6用戶規模和業務流量雙增長,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預計達70%。加快擴容國際互聯網出入口帶寬,持續提升國際信息通信服務質量,2025年力爭達48太比特每秒。二是數據與算力設施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構建數網協同、數云協同、云邊協同、綠色智能的多層次算力設施體系,算力水平大幅提升,數據中心算力預計達300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設施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三是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突破?;窘ǔ筛采w各地區、各行業的高質量工業互聯網網絡,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標桿。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更加完善,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節點數力爭達150個。重點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實現蜂窩車聯網(C-V2X)規模覆蓋。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近期,我部聚焦5G、千兆光網、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物聯網、區塊鏈、IPv6等領域,著手組織實施專項行動,分別印發了三年行動計劃進行部署。

記者工信部此前已經公開發布《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請問目前在5G應用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效?“十四五”期間還將從哪些方面發力來深化5G應用?

謝存:5G融合應用是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引擎。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5G發展,多次強調豐富5G應用場景,加快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們需要規劃好未來5G應用發展目標任務,統籌推動5G應用規?;l展,《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應運而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5G應用取得了積極成效。

目前,全國5G應用創新的案例已超過1萬個,覆蓋22個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工業制造、采礦、港口等垂直行業應用場景加速規模落地,已由最初的生產輔助類業務為主向設備控制、質量管控等核心業務拓展,是當前5G應用方案較為成熟的領域。教育、醫療、信息消費等領域5G應用加速發展。教育領域,全國多所高校進行積極探索,涌現出一批5G空中課堂、5G虛擬實驗室、5G云考場、5G智慧校園等典型應用和標桿項目,為開展5G在智慧教育中的試點應用積累了經驗。醫療領域,全國已有超過600個三甲醫院開展5G+急診急救、遠程診斷、健康管理等應用,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信息消費領域,AR導游、4K/8K直播、沉浸式教學等5G應用,在游戲娛樂、賽事直播、居住服務等領域大幅提升消費體驗。

下一步,“十四五”期間面向信息消費、實體經濟、民生服務三大領域,我部將聯合相關部委及地方政府重點推進15個行業的5G應用,打造深度融合新生態,實現重點領域5G應用深度和廣度雙突破,構建技術產業和標準體系雙支柱,逐步形成5G應用“揚帆遠航”的發展局面。希望基礎電信企業、電信設備商、5G應用垂直企業、互聯網企業、ICT企業等社會各界積極參與5G應用創新,共同打好5G應用“團體賽”。同時,我們也支持各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及時總結5G行業應用發展成效,通過多種方式,推動5G應用從“樣板房”向“商品房”加速轉變,加快向千行百業復制推廣,全面賦能數字中國的建設。

記者近年來,我國5G網絡建設水平領先世界,5G+工業互聯網也在逐步推進。請問在“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對“5G+工業互聯網”建設水平做何預判?是否有哪些具體目標?又將如何實現?

王鵬:2017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各部門、產業各方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積極開展“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階段性成果。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建設穩步推進:“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1800個,標識解析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和158個二級節點上線運行,標識注冊總量近600億;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00家,連接設備數超過7600萬臺套;國家安全態勢感知平臺與31個省級系統全部實現對接,態勢感知、風險預警和基礎資源匯聚能力明顯增強。

“十四五”期間,工業互聯網將從探索起步階段進入產業深耕、賦能發展的新階段?!丁笆奈濉毙畔⑼ㄐ判袠I發展規劃》明確作出四方面工作部署:一是夯實網絡設施,升級改造企業內外網,基本建成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高質量工業互聯網網絡;二是完善標識體系,增強國家頂級節點功能,優化節點布局,大幅提高標識解析體系服務能力;三是構建平臺體系,提高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供給質量和應用服務水平。四是深化融合發展,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加快工業互聯網向各行業的賦能應用。

為全面落實規劃任務,“十四五”期間,我部將從以下四方面發力,著力推動工業互聯網、“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一是夯實發展基礎。繼續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聚焦關鍵技術和產業短板,調動各方打好“團體賽”,集中力量加快突破,提升自主可控能力,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二是加快設施建設。加快利用5G等新興網絡技術升級改造工業網絡。構建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擴大標識服務范圍,推動標識規?;瘧?。構建綜合型、行業型、專業型平臺體系。

三是促進數字化轉型。推進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推廣“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推動工業互聯網賦能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四是強化安全保障。完善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制度,落實保障能力提升計劃,加強網絡安全供給創新突破,強化網絡安全技術保障,加速培育網絡安全產業生態。

全面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記者“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請問“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在網絡安全方面的總體考慮是什么?

杜廣達隨著5G、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速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融合,網絡安全在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全局性影響愈發突出,這其中,基礎通信網絡安全的基石底座作用進一步凸顯,融合業務安全風險不斷加劇,網絡安全事關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發展大局,全面加強“十四五”時期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工信部承擔著重要職責,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適應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統籌發展和安全,重點圍繞五個方面抓好網絡安全工作。

一是夯基礎。針對基礎通信網絡這一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全面完善實施行業關基保護、網絡安全審查、關鍵設備安全檢測、網絡漏洞管理等重要制度,進一步提升針對高級持續性攻擊等網絡安全威脅監測、防御、溯源技術能力,全力保障基礎通信網絡安全運行。

二是深融合。從制度標準、技術手段、企業責任落實等方面多措并舉,加快構建5G、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融合領域網絡安全保障體系,護航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融合發展。

三是護數據。積極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要求,貫徹落實《數據安全法》賦予我部的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監管職能,建立健全數據分級分類、重要數據保護、數據跨境流動等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加快構建數據安全風險技術監測體系,保障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

四是促產業。優化網絡和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大力發展應用網絡和數據安全先進適用技術,統籌推進國家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產業園區建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網絡和數據安全領軍企業,以壯大的產業技術水平和供給能力,厚植國家網絡安全工作基礎。

五是強治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化行業網絡安全監管,充分發揮通信大數據資源和技術優勢,持續加強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網絡黑灰產等網絡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凈化網絡空間,保障行業安全健康發展。

記者隨著新技術新業務發展,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笆奈濉逼陂g,工信部在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方面將有哪些部署?

杜廣達:電信網、互聯網是數字經濟的基石底座,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部作為電信和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近年來,認真貫徹落實《網絡安全法》,切實履行行業網絡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推動出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制定了《通信網絡安全防護管理辦法》等多項部門規章,發布了近20項規范性文件,頒布實施了300余項網絡與信息安全標準,持續組織開展電信和互聯網行業網絡安全監督檢查,不斷提升網絡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能力。

“十四五”期間,我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要求,持續提升行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水平。主要圍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完善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加快修訂《通信網絡安全防護管理辦法》,做好行業政策體系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的銜接落實。健全行業網絡安全標準體系,持續推進電信行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識別認定。

二是健全安全技術能力體系。組織建設行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技術手段,完善安全監測和事件處置機制,提升安全風險協同防范能力。

三是加強行業安全監督檢查。指導監督行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安全防護檢查與風險評估,督促整改網絡安全問題隱患。

四是強化網絡安全產業支撐。開展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范,支持面向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技術創新應用,提升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供給水平。舉辦多層次網絡安全技能競賽,強化人才隊伍支撐保障。

記者:《個人信息保護法》于近日開始實施。當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特別是APP個人信息治理取得哪些成效?“十四五”期間,工信部還將從哪幾方面著手個人信息治理,保障人民群眾的信息安全?

王鵬: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豐富多樣的應用形態已深入社會生產、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戶權限等侵害用戶權益的突出問題。應該說,做好用戶權益保護,事關廣大人民群眾使用信息通信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部一直以來對此高度重視。

近年來,我部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APP違規處理用戶個人信息、設置障礙、騷擾用戶、欺騙誤導用戶等問題,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整治行動,同時不斷強化應用商店關鍵責任鏈管理,督促應用商店加強自查清理,應用商店已主動下架40余萬款違規APP。近期,我們又部署開展了服務感知提升行動,推動全行業優化服務舉措、提升服務能力,建立個人信息保護“雙清單”,持續加大用戶信息保護力度,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使用信息通信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根據《“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工作部署,我們將充分利用經濟、法律、技術、行政等監管手段,進一步強化綜合治理,努力為用戶營造更健康、更干凈、更安全的信息通信消費環境。主要推動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監管政策和標準。認真貫徹落實《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制定信息通信行業配套細化規定和標準,健全監管規則、細化實化監管舉措,為用戶權益保護提供更加堅實的政策制度保障。

二是建立全鏈條監管體系。推動建立覆蓋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用商店、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第三方服務提供者、手機終端廠商的全鏈條監管體系。提出全鏈條共同遵循的共性要求和各類主體應承擔的個性化義務,實現行業治理全鏈條、全流程規范。

三是進一步拓展監管手段。完善電信服務質量評測方法,建立互聯網服務質量評測方法;構建覆蓋基礎電信企業、增值電信企業的全行業服務監管體系和服務質量實時監測機制;加強技術手段建設,不斷提升自動化、標準化檢測能力,及時監測發現和依法處置違規行為。

四是加強多主體協同共治。充分吸納市場主體、行業協會、社會單位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治理,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律、媒體監督、社會組織和用戶共同參與的綜合監管格局,實現多主體協同共治、齊抓共管的良好生態。

記者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數據安全重要性日益凸顯,請問工信部在數據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具體工作?“十四五”期間將有哪些工作部署?

杜廣達: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切實保障國家數據安全”。隨著數字經濟加速發展,數據已成為新型生產要素,加強數據治理、保護數據安全事關國家安全和人民權益。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承載著關系國計民生的海量重要數據,數據安全保護責任重大。

近年來,工信部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構建行業網絡數據安全管理體系:一方面加強政策標準建設,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推動出臺《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率先研究起草了《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已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印發《電信和互聯網行業數據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研究制定40余項行業亟需重點標準。另一方面狠抓合規管理,組織基礎電信企業開展《基礎電信企業數據分類分級方法》等三項標準的貫標達標工作;持續部署開展行業數據安全保護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督促電信和重點互聯網企業深入開展數據安全合規評估,已完成410家企業的數據安全合規評估;指導中國互聯網協會成立數據治理工作委員會加強行業自律。此外,部署開展全國互聯網信息安全管理系統升級改造,加強數據安全監測技術手段建設。

“十四五”期間,我部將在總結固化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保護工作。一是構建行業數據安全制度體系。加快出臺《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健全完善行業數據分類分級、重要數據保護、風險通報、申訴受理、應急管理、檢測評估等基礎制度。二是加強標準頂層設計和統籌制定。建立行業數據安全標準體系,研究制定車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重要領域數據安全標準,開展貫標達標等工作。三是加強數據安全監管。面向電信領域先行先試,逐步開展重要數據目錄編制、備案管理、安全風險檢測評估等工作。面向工業領域開展數據安全管理試點,摸索工業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路徑和模式,遴選推廣優秀實踐案例。四是大力發展數據安全產業。推動出臺促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完善數據安全產業政策環境。開展數據安全關鍵技術和產品攻關與試點應用。研究推動國家數據安全產業園等創新載體布局建設。

積極推進行業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 

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的2035年遠景目標,請問信息通信行業如何助力實現這個目標?

謝存:信息通信行業將“綠色環?!弊鳛椤笆奈濉逼陂g發展的基本原則之一,堅持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從行業自身以及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兩個層面著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遠景目標。

從行業自身綠色低碳發展的層面,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寬帶化、智能化升級,積極推動綠色低碳新技術和節能設備廣泛使用,深化信息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促進跨行業基礎設施融合共享,積極推廣利用可再生新能源,加大對5G基站、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綠色化改造,多措并舉推進行業節能減排。

從賦能經濟社會各領域綠色低碳發展的層面,加速信息通信技術推廣應用,為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提供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手段,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提升政府監管和社會服務的現代化水平,促進形成綠色的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社會總體能耗的降低。

為落實行業綠色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在信息通信業“十四五”發展目標中設置了“綠色節能”類別的發展指標,包括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下降幅度和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PUE值兩個指標,到2025年底,信息通信業綠色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下降幅度達到15%,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PUE值下降到1.3以下,信息通信技術助力經濟社會各領域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在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人人做人人模人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