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1-09-24 16:36
來源:新京報
9月23日,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拉開帷幕。
記者獲悉,北京展區位于深圳國際會展中心9號館,以“古都新貌——北京文化新篇章”為主題,聚焦紅色文化、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2.730, -0.07, -2.50%),構建了序廳、紅色印記、老城新韻、京品文創、數字客廳五大篇章,共有完美世界(16.010, 0.25, 1.59%)、掌閱科技(20.390, -0.22, -1.07%)、藍色光標(6.040, -0.10, -1.63%)、泡泡瑪特等105家文化企業和機構參展。
現場280件展品、21項互動體驗,打造了一場極具視覺沖擊力、歷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科技震撼力的盛宴。9月23日,記者探訪了此次文博會的北京展區。
CAVE沉浸式空間帶給觀眾裸眼VR效果體驗
具備裸眼VR效果的多媒體CAVE沉浸式空間,堪稱北京展區的最大亮點?!巴ㄟ^CAVE沉浸式空間,我們可以看到另一個三維空間?!北本└枞A展覽有限公司祝軍說。
祝軍介紹,站在屏幕圍合空間外,觀眾的視野小于180度,越往里走,視野越大,站到屏幕圍合空間邊線上,視野是180度,站到屏幕圍合空間內,視野大于180度?!耙婚_始制作影片時我們就考慮到了觀眾的實際體驗需要,把外面的角度設置成小于180度。這跟玩游戲不太一樣,玩游戲需要更沉浸式的體驗,而觀影時觀眾是站在外面看,這種窗口式的觀察,就像是打開窗戶看到了另一個世界?!?/font>
記者看到,在高4米、寬7米、進深4米的屏幕圍合空間內,正在播放《偉大征程》精彩片段。觀者站在CAVE屏幕前,宛如親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的演出現場一般,能感受到那份偉大與震撼。
工作人員介紹,除《偉大征程》外,他們還準備了展現北京新風貌的《韻滿京城》。前門大街、永定門城樓、什剎海、首鋼文化產業園等圖片依次出現,伴隨著京味十足、朝氣蓬勃的背景音樂,人站在空間內如同身臨其境,趣味十足。
“它可以用VR的攝像設備進行拍照,也可以把普通的平面影像轉成CAVE的影像,所以相對來說兼容性比較強。CAVE空間在博物館展示、教學互動、社區教育內容的推廣方面,都能有很好的應用?!弊\娬f。
此外,多媒體沉浸空間CAVE呈現的《數字冰雪星球》交互體驗在視覺震撼之余,又增添許多趣味。體驗者沉浸在數字冰雪世界的視覺奇觀中,可以近距離感受雕塑家們為助力2022北京冬奧所創作的數字冰雪作品,還可以通過互動完成一件獨一無二的數字冰雪作品。
“拍照空間”、《和平尊》亮相北京展區
記者注意到,在北京展區的現場,有一個小小的拍照空間,可以通過AI手勢感應技術實現與北京文化新地標的合影。通過拍照空間,觀眾可以與哈利波特、小黃人、功夫熊貓等合影,打卡今年大熱的環球影城度假區。
據工作人員介紹,進入空間內,可以通過左右揮手,選擇橫版或豎版照片,再次揮手可以選擇不同的背景,目前可供選擇的有環球影城主題、北京的一些網紅景點背景等?!斑x定背景之后只需要對屏幕比一個5,就可以擺好姿勢進入5秒倒計時拍照了。拍好的照片立馬就可以打印出來,不滿意也可以雙手打叉重新進行拍攝?!?/font>
在北京展區的一個透明展柜內,擺放著為紀念聯合國成立70周年設計制作的國禮《和平尊》。展柜的透明屏幕上可以展現文物的細節,觀眾點擊文物的某些部分,還會呈現相關的文字介紹。此外,還可以將在屏幕上的文物模型進行放大、旋轉,來查看文物的細節。
據京東方(BOE)副總裁原烽介紹,利用算法,可以給文物拍攝幾十張照片,合成一個立體、仿真的效果。透明式互動展柜,既能觀賞展柜里的文物,又能查看細節、學到知識,可以提供一整套文博的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在一些博物館應用。
《覺醒年代》文創產品首次在京外展示
“紅色印記”板塊也是北京展區的一大亮點。北京展區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紅色印記”板塊,展示了紅色閱讀、紅色文創、紅色工藝美術精品等項目。今年7月,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北大紅樓相繼在北京正式對公眾開放,參觀預約場場爆滿。為了讓觀眾感受到來自北京的紅色文化魅力,在展區的“紅色印記”板塊,黨史館和北大紅樓兩地的展覽及文創產品首次在京外展出。在剛剛結束的服貿會上備受追捧的紅色大劇《覺醒年代》文創產品也是首次在京外展示。
記者在展區看到,《覺醒年代》中角色的卡通形象、經典臺詞被印在巧克力、糖果、曲奇等食品包裝上,既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又能實現經典語錄的入腦入心,如“苦中作樂,才是士的本質,這同樣是巧克力的本質吧”“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新青年的味道”“凡是不勞動、吃干飯的人,都是強盜”“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等,創意十足。
此外,北京歌華傳媒集團與京東方攜手打造的智慧黨建立式一體機,使黨史學習更便捷高效和生動。來自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的“移動云VR”,則匯聚百年百個VR紅色展館、百年百部3D影視,打造沉浸式紅色VR內容觀賞體驗。
文化產業園區展現北京“騰籠換鳥”新經驗
首創·郎園在展覽現場展示了跨界互動藝術作品《尋跡大運河》。一幅靈動的水墨動畫,配合著墻上的紙雕,頗為養眼。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手工紙雕是由一些非遺傳承人制作,選取了各個城市的一些代表性建筑,如北京通州的碼頭、杭州的集賢亭及斷橋,還有一些關于大運河沿岸的風俗民情,如賽龍舟、水車等。點擊畫上各個城市名稱,可以查看目前大運河沿線城市文化產業園區的分布情況。
此外,798藝術區、E9區創新工場、新華1949文化金融與創新產業(44.900, 0.19, 0.42%)園、隆福寺文創園等13家文化產業園區展示了它們破繭成蝶,以文化促城市更新的經典案例。
經過近20年實踐探索,北京形成了一套“騰籠換鳥”的成功經驗。98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中,60%的園區由老舊廠房改造而成。它們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地、城市更新的承載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創新地、優質文化企業的集聚地和市民文化消費的打卡地。
據悉,作為北京市重要支柱型產業,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始終保持增長態勢。2020年,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核心領域收入占全國比重21.5%。北京展區僅僅是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展示窗口,更多好資源、好項目、好創意還將通過線上展等形式提供給中外客商。北京展區期待與四海賓朋攜手共建全國文化中心、匯聚起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新京報記者 展圣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