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高清擁抱萬億級產業集群

電子信息產業網消息:

1958年,中國第一臺黑白電視誕生。自此,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再到數字電視,從標清到高清、全高清再到超高清,短短幾十年內,視頻技術在信息采集、制作、傳輸、呈現、應用等環節經歷了一系列迭代更新,整個產業鏈邁向了高速度、高質量發展之路。

如今,超高清視頻已經廣泛應用于廣播電視、文化、娛樂、教育、安防、醫療、電商等領域,在為消費升級、行業創新、社會治理提供新場景、新要素、新工具的同時,也在加速推動著以視頻為核心的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進入“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在超高清視頻領域究竟取得了怎樣的成果?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能否攻破行業發展痛點?超高清產業又將迎來怎樣的新變局?

持續迎來政策利好 

近年來,超高清視頻產業持續迎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將超高清制播能力建設、電視頻道高清化改造等列為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的重點任務項目。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將“構建新時代大視聽全產業鏈市場發展格局”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領域。

2019年2月,工信部與國家廣電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印發《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為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發展提供重要指引。2020年5月,工信部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發布《超高清視頻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0版)》,初步形成超高清視頻標準頂層設計。政策指引下,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應運而生,在生態體系構建、商業模式創新、自主標準制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聯盟會員單位達142家,產業鏈的“采、編、播、傳、顯”等各個環節的頭部企業均已加入。

與此同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相繼出臺《關于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推動新時代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做強做優的意見》《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3年)》等多份行業政策文件,將超高清作為重要任務,部署推動超高清應用技術研究和節目制播分發能力建設,推動超高清節目在有線電視、IPTV、互聯網電視和移動互聯網視聽服務中的廣泛傳輸,促進超高清視頻產業生態健康發展。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則明確提出要從傳統技術布局向“5G+4K/8K+AI”戰略格局轉變,積極開展5G、4K/8K和AI媒體應用創新,推動超高清電視技術和傳播實現跨越式發展。今年以來,總臺先后推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8K超高清電視節目制播技術要求》和《8K超高清大屏幕系統視音頻技術要求》,進一步細化行業規范。

從全國范圍來看,廣東、北京、上海、安徽、四川、湖南、重慶、江蘇、浙江、福建、青島等11個省市相繼制定出臺差異化的地方行動計劃,共同推動超高清產業發展。其中,作為全國首個被工信部、國家廣電總局認定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廣東將超高清視頻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發展的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之一,率先出臺支持產業發展的系列政策,先后推出《開展新數字家庭行動推動4K電視網絡應用與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開展新數字家庭行動推動4K電視網絡應用與產業發展若干扶持政策(2017-2020年)》《廣東省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將超高清打造成為了自己的“新名片”。在政策利好作用下,超高清視頻已經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在國內掀起了一股產業發展熱潮。

新一代信息技術催化產業發展 

伴隨超高清視頻的快速發展,其對網絡傳輸速率、流量、存儲空間、回傳時延等技術指標的要求不斷提升,4G網絡已無法滿足產業發展需求。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與普及,為超高清產業發展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

據工信部數據,5G商用一年以來,全國已累計建設5G基站69萬個,基本實現地市級5G覆蓋,在基礎設施層面已經具備了超高清視頻快速普及的先決條件。

5G良好的網絡承載力能夠有效改善4K超高清直播的流暢度和穩定性,也讓8K超高清直播成為現實。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牽頭承擔的“5G+4K/8K超高清制播示范平臺”項目為例,該項目通過5G新媒體平臺的接入,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有力推動了5G核心技術在超高清節目傳輸中的應用,全面對接總臺電視、新媒體、電影平臺,實現4K/8K超高清綜藝、體育電視節目在各平臺的直播和點播。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技術局副局長智衛介紹,項目完成后,將首次實現基于5G技術的“云管端”全新業務模式,形成年產10000小時超高清節目制作能力。

與此同時,行業頭部企業正在以技術賦能超高清產業的全面發展。例如,京東方曾在日本腦神經外科學會第73屆學術總會上,展示堪稱“顯微鏡”級別的8K超高清顯示終端產品,為遠程醫療帶來極大的想象空間。在去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京東方還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次8K+5G超高清直播提供了技術支持,共同開啟了電視直播新里程碑。

夏普推出了全球最大的120英寸8K液晶顯示屏、專業級8K攝影機、8K便攜照相機、120英寸8K商用拼接屏、32英寸8K商用顯示器以及dynabook世界上首款8K視頻編輯移動主機等,并同步發布了8K視頻采編播解決方案,在拍攝、傳輸、編輯和顯示四個方面進行了軟件和硬件上的全方位升級和整合,為超高清視頻領域帶來了一股強勁的新風。

4K花園面向內容合作伙伴推出了從前期拍攝到后期制作分發的一整套4K/8K全流程解決方案,并持續進行技術流程優化,實現4K HDR、寬色域節目的批量規?;a。目前,4K花園已擁有超過 4000 小時的4K內容庫,與300+優質專業視頻生產團隊合作,每月新增內容量達300小時以上。

此外,獲益于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一直以來困擾著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的“內容供給難”問題將有機會得到緩解。日前,新華社已成功實現首次“5G+8K+衛星”實況轉發直播全國兩會;國家大劇院進行了首次“5G+8K”舞臺藝術直播,并首次實現面向消費終端的大規模8K超高清網絡云分發。此外,中超冠亞軍決賽8K超高清直播試驗、“5G+4K/8K+VR”多視角云直播演唱會、多機位“8K+VR”直播等多種8K內容制作在2020年火熱開展。

據悉,截至2021年3月底,我國各級播出機構經批準開辦高清電視和超高清電視頻道共有845個,其中高清頻道838個,4K超高清頻道7個。全國高清和超高清有線電視實際用戶數已經突破1億戶。

萬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即將形成 

當前,在政產學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在超高清視頻領域已經達成了一系列標志性的成果。終端制造方面,國內主導設計集成的全球首臺“5G+8K”超高清視頻全業務轉播車已投入應用。國內4K超高清電視滲透率超過70%,8K電視成為旗艦標配。網絡建設方面,截至2020年底,5G終端用戶數超2億戶。百兆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4.35億戶,約占固定寬帶用戶總數的90%。內容供給方面,繼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東電視臺之后,杭州、廣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方4K電視頻道陸續上線,海信、長虹、TCL、創維等品牌電視都開設了4K點播專區。產業生態方面,超高清視頻在工業制造、醫療健康、文教娛樂、新媒體等重點行業領域的應用逐步增多。

作為國內率先發展超高清視頻的城市,廣東的產業鏈建設成果顯著。2020年,全省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營業收入達6000億元,全省彩色電視機產量1.12億臺、占全國57.2%。其中,骨干企業(TCL、創維、康佳、廣東長虹)4K電視機產量3383.2萬臺、占其電視機產量的53.4%;全省可提供4K節目量時長達29921小時,全省4K用戶累計2347萬戶、占總電視用戶70%。此外,廣東還成功創建了全國首個且唯一的產業發展試驗區、獲批成立了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組建了超高清視頻產業投資基金,并連續3年舉辦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大會,成為了引領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的起點上,超高清產業發展又將迎來哪些新的機遇?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任愛光在2021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從三個方面著力推動產業發展。

一是加快構建產業創新生態。推動超高清視頻產業投資基金建設,統籌用好各方面資金渠道,重點支持前端制播設備和上游核心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快超高清關鍵技術標準制定和產業落地,加快制定發布統一多媒體接口、三維聲等行業急需標準。依托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建立配套的檢測認證、產業落地和商業運營體系,形成強有力的標準產業化推進體制。

二是提升內容供給支撐能力。會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開展“百城千屏”等超高清視頻落地推廣活動,通過在公共場所設立超高清大屏,以冬奧會為契機,推動超高清視頻與5G、人工智能的融合創新,促進超高清內容落地,提高公眾認知度,激發消費升級新需求。

三是深化產業國際合作交流。加快建設國際化的超高清視頻技術和產業組織,深化與海外優勢國家和地區企業的合作,擴大“朋友圈”,實現共享機遇、共同發展。

“超高清視頻是視音頻領域數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輪重大技術革新,正在帶動核心芯片、顯示終端、傳輸網絡等全面升級換代,形成萬億級新興產業集群?!比螑酃獗硎?,“超高清視頻面向最廣大的消費者市場和行業應用市場,是5G商用部署的重要場景和驅動力。加快發展超高清視頻產業,能夠提高供給體系質量,賦能垂直行業轉型升級,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p>

人人做人人模人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