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0-01-07 09:47 來源: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消息:
2019年,北京經濟增速逐漸好于全國增速。目前,本市已形成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其中,中關村示范區一枝獨秀,收入占比近六成。在上周六于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北京經濟論壇上,多位專家齊聚分析北京宏觀經濟形勢。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在論壇上發布了2019北京市宏觀經濟運行形勢分析。在總體經濟運行方面,北京經濟穩中求進,經濟增速從2018年及2019年第一季度與全國經濟增速持平后,表現逐漸好于全國增速。具體來看,北京市與全國一、二、三季度經濟增速分別為6.4%、6.3%、6.2%和6.4%、6.2%、6.0%。
在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物價方面,北京2019年前三個季度物價指數小幅溫和上漲,同比上漲2.1%,經濟運行實現了良好的穩增長態勢。2019年11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3.2%,低于全國同比上漲4.5%的水平。
從不同產業看,2019年北京第二產業增速放緩,第三產業強勢增長。新興產業成為帶動經濟增長主力。在新興產業聚集方面,王晉斌分析,北京已逐步形成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金融街、北京商務中心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臨空經濟區和奧林匹克中心區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產業集聚是現階段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產業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和集中體現,更是北京市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精尖產業發展的政策抓手。具體數據來看,2019年1至3季度,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實現總收入64310.8億元,其中,中關村示范區一枝獨秀,實現收入42738.1億元,占比58%。
具體分析六大功能區運行情況,收入增速方面,中關村示范區、金融街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三個發展模式成熟功能區收入增速更快;在入駐企業數量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只有北京商務中心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小幅增長,其他四個功能區單位數維持穩定,這主要源于北京2019年“減量”發展的工作重點。
值得一提的是,中關村示范區已成為中國數據資源和大數據企業最為密集的地區,中關村大數據企業已達1600余家,產業規模年均增長20%以上,有效授權專利5800余件,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海淀區和朝陽區。2019年度中國大數據企業50強中,中關村企業有22家,占全國的44%,數量位居全國首位。
轉載鏈接地址:http://bjrb.bjd.com.cn/html/2020-01/06/content_12439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