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發展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4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籌備情況及數字中國工作推進情況?!皵底纸洕畈l展,有力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據有關機構測算,到去年底,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萬億元,約占GDP的三分之一?!眹一ヂ摼W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說。

楊小偉表示,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于5月6日至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氨緦梅鍟ㄎ粸槲覈畔⒒l展政策發布平臺、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發展成果展示平臺、數字中國建設理論經驗和實踐交流平臺、匯聚全球力量助推數字中國建設合作平臺?!备=ㄊ〕崭笔¢L張志南表示,本屆峰會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增設了產業應用類分論壇,展會面積從4萬平方米增加至約6萬平方米,新技術新產品首展率將超過一半以上。同時將推出全場景刷臉支付、智慧餐廳、信用街區、無人駕駛、無人售賣車等一批智慧應用場景,并實現5G信號主場館全面覆蓋。

《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先后出臺,數字中國建設正全面推進,進展如何?楊小偉說,2018年,我國4G用戶總數達到11.7億戶,全年凈增1.69億戶,5G核心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取得突破,中央和國家機關62個部門、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面接入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網絡基礎設施跨越式發展,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表示,我國數字經濟在培育強大國內市場、促進勞動者靈活就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放管服”改革、全球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等方面的作用持續提升。調研顯示,有92.9%的企業應用數字化技術后利潤率得到提升;在“放管服”改革方面,數據共享交換總量已達394億條次,為公眾和市場主體提供更大便利。

楊小偉表示,未來將從6個方面全力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包括加強核心技術突破,集中力量補齊短板;全面推動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供給能力,進一步完善5G商用準備,全網絡推動IPv6進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進一步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進一步縮小城鄉數字鴻溝;持續提升信息便民惠民服務水平;積極參與全球互聯網治理,深化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扎實推動數字絲綢之路建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敖洺醪搅私?,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平均工業設備連接數達到59萬臺,工業APP平均1500多個,注冊戶數平均超過50萬,2018年平臺相關業務收入平均約為5億元,有的企業實際上研發成本降低3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10%以上,實現節能減排10%以上。平臺賦能企業的效果初步顯現?!惫I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說。

王新哲表示,圍繞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營造良好發展環境,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重點開展4方面工作:一是圍繞平臺建設開展多場景、大范圍、規?;臏y試驗證,加快重點工業企業、重點設備上云的步伐;二是開展跨行業跨領域的平臺遴選和示范,遴選一批平臺標桿項目和典型案例,支持建設平臺演示中心,引導企業開展平臺的模式創新;三是培育一批基礎性、行業通用的工業APP;四是強化公共服務,支持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包括標準、質量、數據、監測、分析等。

伍浩表示,在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建設方面,數據要素、融合發展和多元共治將成為未來的“關鍵詞”。要以數據要素為基礎,釋放增長潛能,暢通數據流通機制,并加強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以實體經濟為重點,推進融合創新發展,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研究出臺深入推進“互聯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按照包容審慎原則支持創新,加強信用監管,實施聯合懲戒,不斷完善風險防范體系,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健康可持續發展。

人人做人人模人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