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科學城如何支撐北京創新轉型

不久前,懷柔科學城規劃(2018-2035年)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示完成,這也標志著懷柔科學城距離規劃實施又進了一步。懷柔科學城是北京謀篇的三大科學城中的一個。除懷柔科學城外,其他兩個科學城的規劃也有突破性進展。中關村科學城規劃也將不日面世,未來科學城規劃也已于去年基本通過。事實上,三大科學城的建設,不僅將影響區域經濟的創新發展,也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在北京經濟轉型中,三大科學城該如何高效釋放新動能,成為北京集約發展的創新引擎?

建設進入加速期

除完成規劃第二次環評公示外,北京商報記者從懷柔區獲悉,今年,懷柔科學城將完成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

據悉,在下一步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中,懷柔科學城將按照“指標引領、多規合一、戰略留白”的原則,對各類空間要素進行綜合布局和統籌安排,將前期專項規劃和研究的成果落實在懷柔科學城未來發展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中。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懷柔科學城同時將有23個科學設施開工建設?!皯讶峥茖W城是‘科學+城’,是科學研究功能和城市服務功能有機結合的城市形態,它在規劃編制和實施方面要更加側重于打造城市的概念?!睋讶峥茖W城管委會副主任伍建民介紹,除了控規,懷柔科學城還要完成綜合交通、市政基礎設施、綜合防災和地下空間、科學田園和土地增效、智慧城市、城市風貌和景觀、海綿城市和水影響、國際化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專項規劃和專題研究的編制。

鏡頭轉到海淀區,中關村科學城就坐落在這里。2019年,中關村科學城也將有大動作。據了解,海淀區將細化落實中關村科學城規劃。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高端芯片、生命科學、顛覆性新材料、空間科技等領域及交叉創新方向,爭取重大創新平臺和項目落地。支持駐區高校院所一流學科、優勢學科、交叉學科等做優做強,強化中關村科學城在基礎研究、原始創新領域的“基石”作用。

不僅如此,今年,未來科學城的建設也將提速?!拔磥砜茖W城將以規劃實施為抓手,東區‘一企一策’盤活央企存量資源;西區推進沙河大學城科教融合,加快生命科學園三期建設,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搞活未來科學城,為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作出應有貢獻?!睋絽^區長王合生介紹,2019年未來科學城中的生命科學園將進行三期開發,沙河大學城將進行四期開發?;靥斓貐^建設將加快進度,計劃實施42個項目。

崛起的背后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北京正在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則是北京謀篇的主平臺。在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高水平推進‘三城一區’建設”。

“三城一區”指的是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以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其中,中關村科學城要聚焦,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為目標;懷柔科學城要突破,建立國際化、開放式管理運行新機制;未來科學城要搞活,鼓勵入駐央企加大研發投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要優化提升,建立與三大科學城的對接轉化機制,統籌大興、通州等空間資源,與順義協同發展,抓好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提高外資引進和開放發展水平,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

對于北京來說,科學城不僅是新生事物,發展、發揮好三大科學城的作用和功能,對增強北京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意義重大。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首都高質量發展集聚的新動能,三大科學城也正成為北京創新驅動經濟全面轉型的新動能。

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中關村科學城擁有我國最齊備的創新資源要素、最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最活躍的創新創業氛圍,是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聚焦所在。

據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介紹,中關村科學城將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加強研發布局,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創新基地和研發平臺,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

從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三大科學城之一到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定位起步、高水平建設的懷柔科學城,它的戰略重要性被不斷刷新??傄巹澝娣e100.9平方公里的懷柔科學城,在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中肩負著特殊使命,即通過與中科院等合作,打造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重點布局物質科學、空間科學、大氣環境科學、地球科學、信息與智能科學、生命科學六大領域。

根據《2018-2035年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未來科學城將按照組團式發展理念深化擴區方案,實現由央企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向全國科創中心主平臺轉變;由服務保障央屬國企創新向促進多元主體協同創新轉變;由單一功能區建設向多點支撐、全域聯動發展轉變。

如何釋放新動能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內,中關村科學城建設全面提速,創新層次和能級實現了新提升,保持了高質量發展良好態勢,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400億元,同比增長7.5%以上。高新技術企業保持快速發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歷史性突破一萬家,占全市的45%。以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創客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動力澎湃,獨角獸企業達到31家,約占全國的1/5。無論創新底蘊、經濟總量、發展質量、創新活力,中關村科學城都已具備扛起創新驅動大旗的基礎。

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趙燕霞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關村科學城相對來說基礎較好,創新資源最早在此集聚,懷柔科學城和昌平未來科學城可以補充完善中關村科學城的功能?!跋嘈旁诒憬菘焖俚慕煌ㄖС窒?,科研機構間的聯系以及創新人才的交流會更緊密,為北京創新驅動經濟全面轉型賦能?!?/p>

因地處中關村科學城和懷柔科學城連接線上,未來科學城在“三城一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2018年,未來科學城空間布局拓展為“兩區一心”,做好搞活文章,盤活6萬平方米閑置樓宇。同時組建了5個協同創新平臺,引進多個優質項目,濱水公園開園運行,國際人才大廈建成,80萬平方米城市綜合體部分封頂。

王合生表示,今年是未來科學城規劃實施的第一年,將以規劃實施為抓手,昌平區將繼續抓好項目落地,做好服務保障,幫助地區企業盡快實現產業化,著眼于促進央企聚集的起步區、生命科學園、沙河高教園區,以及科技商務區之間的相互融通,加強各個組團之間的相互支撐。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產業,繼續引進人才,整學科引進高校院所,并預先留出師生教學之余的創新實踐空間,完善交通、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基礎設施支撐。

目前,懷柔科學城的大科學裝置綜合極端條件試驗裝置大部分主體結構封頂,材料基因組等5個交叉研究平臺全部主體封頂,加快布局優質的教育、住房、醫療、商業、景觀等,“科學”與“城”正在加速融合。在項目建設方面,截至目前,在懷柔科學城已經開建的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將在今年實現土建竣工,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也力爭實現主體建筑結構封頂。同時,將推進先進光源技術研發測試等5個第一批交叉研究平臺基建工程建設和設備研究采購,力爭年底前土建工程竣工,設備安裝全面啟動,部分項目完成調試。

“最終圍繞規劃藍圖,發展物質科學、空間科學、地球系統科學、生命科學和智能科學五大科學領域,布局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交叉研究平臺,集聚一批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和研究團隊,開展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活動,產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前沿科學研究和先進技術研發成果,建設綠色生態智慧人文的科學家園,構建符合科學發展功能的空間格局?!蔽榻癖硎?。

轉載鏈接地址:http://www.ncsti.gov.cn/qgkjcxzx/zxdt/201902/0def80727ab34c838f7d14992704bd91.shtml

人人做人人模人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