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19-03-12 14:26 來源:北京市科委網站
3月1日,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北京市政府副市長、北京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以下簡稱“北京辦公室”)副主任隋振江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主持會議。市委副秘書長鄭登文,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余健,中國科學院條財局副局長林明炯,中國工程院三局副局長高戰軍,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體辦公室主任劉玉芳,市科委黨組書記、主任許強,市政協科技委專職副主任郭文莉等參加會議。
隋振江在講話中指出,過去一年,北京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牢把握減量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將“全力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作為重點工作全力推進,在中央各部門、全市各單位以及首都科技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隋振江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必須堅持黨對科技事業全面領導的論斷,在戰略謀劃、政策制定、工作推進上始終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來開展;深刻理解科技是國之利器的論斷,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刻理解關鍵核心技術必須自主可控的論斷,在關鍵領域、“卡脖子”地方下大功夫;深刻理解搶占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的論斷,在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加強對關系根本和全局的重大科學問題的前瞻部署;深刻理解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論斷,以科技創新支撐首都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改善;深刻理解科技創新、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論斷,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為全國改革探路;深刻理解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論斷,全面提升北京在全球創新中的位勢;深刻理解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的論斷,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距離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北京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只有兩年時間,時間緊迫、任務艱巨。
隋振江強調: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一是解決好“干什么”的問題,要服務國家創新戰略,積極承接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進一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扎實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二是解決好“誰來干”的問題,要大力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國際水平的戰略性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際創新型企業家等,著力培養青年人才,做好人才發展服務保障。三是落實好“怎么干”的問題,要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基金作用,培育更多創新成果,在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和更好激發科技人員創新活力方面抓好政策落實。四是解決好“在哪里干”的問題,要抓好“三城一區”主平臺建設,統籌協調中關村“一區十六園”和各區發展,加快推進京津冀區域協同創新。
許強在會議上作了題為《眾志成城 奮勇爭先 以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優異成績支撐決勝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工作報告。他在報告中回顧總結了2018年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指出,2018年是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速之年,年初制定的224項重點項目和工作任務完成率96%,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
2018年,北京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居全國之首;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11.2件,位居全國第一。69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占全國通用項目獲獎總數的30.8%,連續三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北京主導和參與的占6項。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2.5萬家,創歷史新高。北京名列“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8”首位。美國市場調研機構CB Insights發布《全球科技中心報告》,將北京評為高速成長的科技中心。英國《自然》雜志增刊《2018自然指數-科研城市》發布全球TOP200科研城市排名,北京蟬聯全球第一。
許強指出,要全力落實好市委常委會和北京辦公室全體會議部署的2019年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18項工作任務和重點項目。服務國家創新戰略,做到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有新成效;建設“三城一區”主平臺,做到區域聯動發展有新進展;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攻堅,做到解決影響創新發展的瓶頸問題有新突破;落實好首都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行動計劃,做到在人才集聚培養上有新優勢;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推進力度,做到對高精尖產業發展有新支撐。
懷柔科學城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姜澤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杰,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田剛印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北京辦公室部委成員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北京辦公室市級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及部分市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專家顧問等代表,部分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創新型企業、國家和本市科技創新基地等創新主體代表,新聞單位以及其他有關方面的負責同志參加會議。